天天健康

小儿抽动症切忌过度治疗

avatar 涒滩姑娘
2.2万 热度 A+ A-
很多家长都对小儿抽动症有所了解,由于该病对孩子的学业和心理的影响,患儿家长一旦知道孩子的病,都会非常焦急,恨不得第二天孩子就痊愈,在这种心态下,病急乱投医屡见不

很多家长都对小儿抽动症有所了解,由于该病对孩子的学业和心理的影响,患儿家长一旦知道孩子的病,都会非常焦急,恨不得第二天孩子就痊愈,在这种心态下,病急乱投医屡见不鲜,甚至因为误用药物或药物使用过量给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

过度治疗的害处:

1,过早的进行治疗: 我们知道在儿童中抽动障碍很常见,调查显示超过10%的儿童都会出现抽动,然而大家可能觉得周围孩子中抽动的也根本没那么多,原因在于抽动障碍中大多属于 短暂性抽动,可能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就自愈了,不是孩子的父母难以注意到,甚至有时孩子的父母也没觉得是什么问题就自己好了;抽动持续1年以上的称为慢性抽 动障碍;多种抽动症状共存且超过一年的才叫妥瑞氏症即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率大约为1%。所以,当孩子出现抽动时,很可能属于短暂性抽动,不用药物也是可以自愈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持续发展下去,过早的开始药物治疗是不妥的。

很多家长担心不及时治疗担心延误治疗时机,其实目前的研究大多认为,药物治疗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只是控制其症状。

2,过分的追求症状控制:一些家长看到孩子抽动心理就十分的难受,认为“治好”就一定要治到一点抽动症状也没有,其实并非如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 要权衡治疗效果与副作用之间的利弊,完全控制住了症状,但副作用明显,那是得不偿失的。

3,过度的中医中药治疗: 很多家长认为中医治疗副作用小,或是听宣传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或是看网上、听人说中医治疗效果好,于是大规模中医治疗。实际上:中药并非无副作用,由于中药里成分复杂不清,安全性不一定能得到保证;网上虚假宣传很多,而且正如前文所述,大多数抽动障碍儿童即使不吃药也会自愈,反而把效果归功于中医中药。

过度使用中医中药的害处在于:经济负担,常常每月上千元的药费;中药的副作用;和中药带给孩子的心理负担。

请一定注意一些不规范的民营医院、网上看病、邮寄药物等,往往存在很多陷阱。卫生部是禁止网络医疗的。正因为如此,我不会在网上开处方,请一定在当地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4,过度求医:这个已经讲过,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自己自从儿子出现症状以来心绪全乱了,甚至整晚对着睡熟的孩子不眨眼睛。为了让孩子快点恢复正常我甚至愿意跑遍全国”,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问题很严重,产生心理负担。

5,过度保护:一些家长听说抽动和压力有关,于是为了让孩子压力小,什么课外班都停了,甚至休学;有些家长听说看电视电脑会导致抽动,于是彻底禁止电脑电视;或是补钙补铁补锌...实际上过度的保护和关爱并非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小儿抽动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虽然该病症状确实对孩子的学业和心理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不可弥补的,家长对孩子关爱有加,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学校和老师正确对待孩子,给孩子平等的学习氛围,再加上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绝大多数患儿都会恢复健康,所以家长一定要摆正治疗心态。

发布于 2021-02-21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