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少吃真能抗癌又延寿吗

avatar 娟秀酱
2万 热度 A+ A-
科学家对老鼠进行的实验显示,只吃六成饱可延长寿命如何对抗衰老,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课题之一。如果说对于基因我们暂时无能为力,那么能否可以通过饮食

科学家对老鼠进行的实验显示,只吃六成饱可延长寿命

如何对抗衰老,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课题之一。如果说对于基因我们暂时无能为力,那么能否可以通过饮食使自己更健康、更年轻、更长寿呢?最近,英国专家给出了一种可能性:少吃40%,可以延寿20年!

少吃甚至“禁食”可能可以延缓衰老,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事实上,最近几年,与此有关的研究成果时有见诸报端。根据记者的粗略统计,这个结论至少已经在小鼠、果蝇、拉布拉多犬以及猕猴的身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验证。

在动物身上被一再证实的结果,是否可以“移植”到人身上呢?这其中的原理究竟如何?吃少一点,再少一点,果真是人类延年益寿的一条“捷径”吗?

文:记者 金叶

 实验室结论一

  只吃六成饱 延寿20年

最近这次的研究结果,是由伦敦大学健康老化研究所发布的。这个研究项目的主持者马修·派珀告诉媒体,如果将老鼠的喂食量减少40%,它们会多活20%~30%的时间。而这转换到人身上,差不多就是20年左右。而类似的研究结果已经在其他生物体上体现出来,甚至包括拉布拉多犬。

据悉,科学家们还在果蝇身上做了类似的实验,该物种与人类共享超过60%的基因,结果依旧非常乐观。所以这个团队的科学家们相信,节食增寿,完全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

事实上,关于节食可以增寿的理论本身并不新鲜。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经济大萧条,在最为黑暗的1929~1933年期间,虽然人们普遍过着节衣缩食的困窘生活,但奇怪的是,美国人的人均寿命却增加了6岁。这个奇怪的反差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康奈尔大学的营养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实验,得出结论:严格限制动物的食物摄入量,会使得它们的寿命更长。

在随后的80多年时间里,各国的科学家们从未放弃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想要找出其背后的奥秘。

 实验室结论二

  每两个月禁食三四天可降低得癌概率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抗衰老专家费尔特·隆戈教授对厄瓜多尔一个家族的99名成员展开过长期调查。这些成员有个共同的特点,其身体当中的一种激素——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IGF-1)分泌得非常少,他们因此罹患侏儒症,但随之而来的一份“礼物”却是:即便他们过着不健康的生活,抽烟,喝酒,甚至当中有一些人明显超重,但他们却从不会罹患或者。

隆戈教授受到启发,对小鼠的IGF-1基因进行了改造,结果发现,身体当中IGF-1含量低的小鼠比其他正常的小鼠寿命长了40%。隆戈教授由此推断,IGF-1因子就是将节食和长寿联系在一起的因素。“IGF-1因子会不断促成细胞分裂。而当其含量低的时候,细胞的活动将转换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身体产生新细胞的速度降低,并开始修复原有细胞,DNA损伤很有可能会因此得到修复。所以,被基因改造的小鼠和侏儒症患者不会得和衰老有关的疾病。”他表示。

隆戈教授称,我们摄入的食物当中的蛋白质,会直接影响到体内产生的IGF-1因子的数量。“所以如果我们吃得很多,就相当于细胞一直处于‘加油模式’,不断促使细胞消耗能量,而DNA损伤却一直来不及修复,仿佛一辆从不检修的跑车。”

隆戈教授表示,从理论上说,节食,或者低热量饮食,都可以降低IGF-1因子的水平,但是最有效的方式则是禁食。但他也强调,禁食具有某种风险,所以只有健康的人才能尝试,并且必须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曾经有实验者在隆戈教授的监督下禁食三天四夜,其体内的IGF-1因子骤降50%,这意味着该名实验者罹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隆戈教授认为,如果能够每一两个月禁食一次,可以使IGF-1因子长期保持一个比较低的状态。而事实上,难熬的禁食过程足以令很多人望而却步,长期坚持下来的人更是万中无一。而如果禁食不能持续,四日禁食的效果只会维持很短的时间,实验者的IGF-1因子水平甚至会在不久之后再创新高。

 实验室结论三

  饥一天饱一天 远离老年痴呆症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衰老研究所的马克·马特森教授则提出了另外一种可以增寿、同时也更加轻松的饮食方法:“间歇式能量摄入限制法”。

马特森教授也是在对小鼠的实验中得到灵感。他发现,对一种生来就注定会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小鼠进行“隔日禁食法”——第一天照常饮食,第二天只吃一顿饭,并且只摄入正常水平四分之一的能量——会使得它们在患病之前以正常的学习记忆能力生存更久的时间。“对于小鼠而言,可以将它得老年痴呆症的时间推迟6个月到1年。对于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推迟30年。而如果让小鼠日日饱食,它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会更早地出现问题,比正常状态早3~4个月。”

马特森教授还发现,禁食小鼠的脑部发现了一些新生的脑细胞。时时袭来的饥饿感似乎在实际上促使了新神经元的生长。“我认为这个现象从进化的角度讲得通。如果你饿了,你得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如果你能记得起事物的位置,你就有了生存的优势。饥饿似乎在对大脑灰质‘施压’,仿佛是锻炼对你的肌肉施压一样。虽然目前我们并未以人为主体做实验,但我相信饥饿不仅能让人更健康,还能让人更加聪明。”

 临床观点:

  动物实验不能简单地类推人类

虽然世界各国的实验室正在培育出越来越多更加年轻和更加长寿的小鼠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在抗衰老的“战斗”中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临床医生普遍对实验室中得出的结果抱着谨慎怀疑的态度。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表示,小鼠在实验中“少吃40%,增寿20%”,即便其结论的确如此,也不能简单地类推到人类身上。“首先,用动物就限食进行试验,必须从儿时开始,从成年开始,限食的效果会很差;并且,小鼠、果蝇寿命极短,限食多活了几天,就达到增寿20%了。因此,没有理由相信人类也会按同比例增寿,要是只增几天,岂不亏大了?事实上,类似的研究前后已经进行了数十载,但至今并未有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实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叶艳彬教授对此也表示赞同。“这些实验目前得出的结论都是不确切的。以动物为主体得出的结果,距离‘人类也会因此延寿’这个结论还有很长的距离。必须以人类为主体进行实验,而且还得经过不同年龄、不同人种、不同生理状况的研究对比,再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有效的结论。”

而依托于这些并不成熟的实验结果,进行各种形式的节食和禁食,都具有不小的风险。“比如说IGF-1因子,确实和癌症、糖尿病以及一些代谢类疾病有关系。但以怎样的方式、降低到什么程度是安全的,这些都没有确定的答案。IGF-1因子太高了当然不好,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如果体内的生长因子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那就没有必要刻意改变。”叶艳彬说。

饥饿疗法也好,禁食疗法也罢,在叶艳彬看来,最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度”。“在什么程度上保持饥饿?对于不同状态的人群而言是不明确的。这就有了风险。我们的器官,无论是身体活动还是脑部活动,都需要能量来维持。如果能量摄入不够,身体会变得衰弱。贸然禁食,可能不仅不能达到增寿的目的,反而会使得很多疾病乘虚而入。”

吃多不好 但饥肠辘辘也对健康不利

与“饥饿或者禁食究竟能不能使人更加长寿”这个仍尚待证明的命题相比,“人长期吃不饱会”、“不吃饭会饿死”却早已被科学实实在在地证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赵承渊详细地分析了禁食有可能带来的危害:“人类是恒温动物,即便在睡眠中一动不动,仍然需要消耗能量维持体温和内脏活动。禁食一天,肝脏储存的糖原就会耗竭,人体就要开始把其他能源物质转化为糖以满足所需。禁食36小时后,肌肉蛋白质分解,释放出氨基酸,肝脏在激素的影响下摄取丙氨酸来制造糖。禁食48小时后,机体开始动员大量脂肪来产生能量。不过脂肪并非‘清洁能源’,在消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产物,血液和尿液中酮体的含量迅速提高,体液的酸碱平衡开始经受考验。如果此时饥饿仍未解除,脂肪燃烧也无法满足生命需要时,人体不得不再次大量分解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生命的功能单位,蛋白质大量分解带来的将是功能障碍。重度营养不良的人全身各器官都会濒于衰竭,死亡也就不可避免。”

叶艳彬表示,最靠谱、最健康的饮食方法仍是均衡饮食。“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膳食标准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以粮食、蔬菜、水果、豆类构成‘塔底’,肉质蛋白则占据‘塔尖’——不能吃多,但也不可或缺。总的原则是摄入和消耗的能量要平衡。吃太多不对,但总饥肠辘辘也对健康不利。对于该原则,西方国家也认同,比如地中海膳食,遵循的正是这个标准。”

发布于 2021-02-2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