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内热的病因病理介绍

avatar 如影继芳
2.2万 热度 A+ A-
内热是中医病症名。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

内热是中医病症名。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  

内热的病因病理:  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  

“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 ,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加重。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  

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  

另外,体内的液态物质在“实火热”和外来的六淫邪气中的“火热邪”的煎熬下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出现“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患者出现低热不退,热度上午轻或无热度,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精神萎靡,知饥不欲食,口干但不喜饮,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等。  

温馨提示:这种疾病的治疗并不难,只有使体内损耗的血、津液、元阴等阴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热才能逐步好转。平时可以多吃点凉性的蔬果如梨,豆腐、白菜、花椰菜、四季豆、凉粉、青萝卜、白萝卜、豆芽、黄瓜、土豆、菠菜、竹笋、包头菜、菜瓜、豆角等,海带,西洋参,苦菜,苦瓜。

发布于 2021-01-27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