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药物过敏的临床表现

avatar 留云琦巧
2.1万 热度 A+ A-
药物过敏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多发于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中。药物过敏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危险性的,有的过敏反应会严重威胁到生命,所以,针对药物带来的过敏反应,要引

药物过敏是很常见的现象,尤其多发于一些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中。药物过敏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危险性的,有的过敏反应会严重威胁到生命,所以,针对药物带来的过敏反应,要引起重视。下面一起来看一下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吧。

1.全身剥脱性皮炎型

是药疹中比较严重的类型之一,其严重性仅次于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形药疹,在未用皮质类固醇年代,其病死率很高。由于引起此型药疹的用药剂量较大或疗程较长,故可能在变应性反应基础上合并有一定的毒性反应。本症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常在20~20日;病程长,一般至少在一个月。

2.短程锑剂皮炎型

这是50年代我国采用酒古酸锑钾静脉注射短程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时所见的一种轻型毒性皮炎。其特点为:①患病率高,一般在30%~40%,有的可高达60%~70%;②潜伏期短,均在开始治疗后2~3日内发病;③均在锑剂用量达到0.3g后发疹;④夏季多见;⑤皮疹对称分布于面、颈、手背和手指伸面,偶见于胸腹部,酷似痱子,密集而不融合,炎症反应轻微,自觉微痒或烧灼感,个别有发热等全身症状;⑥病程有自限性,即使不停药,皮疹亦大多于3~5日内自行消失,伴以糠秕样脱屑;⑦再治偶有复发。未见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组织化学检查发现皮疹与正常皮肤含锑量无甚差异均约2.5μg/dl。组织病理似接触性皮炎,无特异性。

3.乳头状增生型

多由于长期服用左碘、溴剂等引起。潜伏期常为一月左右。曾有2例,在全身红斑形药疹的基础上出现散在分布,不甚规则,显著高出皮面,约3~4cm,直径的蕈样乳头状增殖性肉芽肿,触之相当坚实,主要发生于躯干部。对症治疗后逐渐消退,全程约3周。

4.红斑狼疮样反应

自60年代初期发现肼屈嗪可以引起红斑狼疮样反应后,迄今已知道有50多种药物诸如青霉素、普鲁卡因胺、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保泰松、甲基硫氧嘧啶、利血平、灭滴灵及口服避孕药物等,可引起这类反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多关节痛、肌痛、多浆膜炎、肺部症状、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肢端发绀和皮疹等。本症与真正的红斑狼疮不同之处在于发热、管型尿、血尿和氮质嗪引起的,在症状消失后,实验室阳性可持续存在数月以至数年。

以上就是药物过敏红斑之外的临床表现,但是大多数情况较为轻的过敏反应是以红斑为主的,症状较为轻,治疗起来比较容易。以上的过敏反应症状相对来说比较严重,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所以建议体制比较敏感的人群要注意用药安全。

发布于 2021-02-09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