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這種尿液提示或患膀胱癌

avatar 書生澤民
2.2萬 熱度 A+ A-
生命時報記者 張芳 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何長林專家簡介 葉定偉,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泌尿腫瘤專業委員會侯任主任委員

生命時報記者 張芳 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何長林

專家簡介 葉定偉,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泌尿腫瘤專業委員會侯任主任委員。

 《生命時報》:膀胱癌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葉定偉:膀胱是人體儲尿器官,當其中的尿液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實現排尿。假如尿液中所含毒素過多,長時間儲存在膀胱內,會對組織黏膜造成刺激,進而生成腫瘤。這就是膀胱癌出現的生理機制。

通常來說,膀胱癌的高發年齡為60~70歲,男性患病人數約為女性的2~3倍。近年來,膀胱癌也有年輕化趨勢,門診中30多歲的患者越來越多見。

《生命時報》:導致膀胱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葉定偉:現在能夠確認的首要致癌因素是吸菸,其中也包括不吸菸人群受到的二手菸汙染。應該說,近些年,膀胱癌患病人數的增加與全國的禁菸形勢不好有很大關係。

空氣汙染也被認為是導致膀胱癌的原因之一。有研究發現,菸草中可致膀胱癌的有害物質在霧霾中也存在較多。由於工作環境中存在較多的苯、氨、萘等致癌物,從事印染、石化、皮革製造等行業的人,相對更容易患上膀胱癌。

此外,雖然還沒有確切證據,但食品中過量的塑化劑、農藥,以及越來越大的壓力等都可能加大人們的患癌風險,膀胱癌自然也不例外。

  《生命時報》:如何早期發現膀胱癌?

葉定偉:絕大部分膀胱癌患者都有典型的先兆表現,即無痛性肉眼血尿。血尿多呈現出淡紅色或淡粉紅色,有些像洗過新鮮豬肉的水。雖然先兆明顯,由於其表現多為間歇性,不連續,因此也很容易被人忽視,以為偶爾一次血尿沒關係。我在門診就見過2年前發現血尿卻沒有重視的患者,導致病情被耽誤。除無痛血尿外,有些患者還可能因為腫瘤所生位置特殊,出現小便次數增多、排尿有梗阻感等類似的症狀。

  《生命時報》:膀胱癌的治療效果如何?

葉定偉:膀胱癌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臨床發現,大約70%的膀胱癌患者發現時為早期,內鏡檢查可以直接看到腫塊的大小、深度等,這不僅有利於取出組織活檢,也利於透過微創手術進行切除。通常只要將腫塊徹底切除,就能治癒膀胱癌。

大約30%的患者腫瘤生長位置較深,此時就需要切除膀胱,以根除病灶。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很多大的腫瘤中心可以在膀胱切除後,於原位置再造新膀胱,術後不會對患者的生活產生太大影響。

資料顯示,70%~80%的早期膀胱癌患者,術後可以達到治癒效果,其中20%~30%有可能出現復發,但復發後只要早診早治仍有望治癒。少部分晚期患者,可以採用手術和化療相結合等治療方式,但治療效果遠差於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約為50%。

  《生命時報》:生活中如何預防膀胱癌?

葉定偉:要預防膀胱癌,就要從致病因素入手,吸菸者儘可能戒菸;儘可能實現公共場所的全面禁菸,減輕二手菸傷害;霧霾治理則需要全社會的協同努力。從事膀胱癌高危行業的人,要儘可能做好防護,減少有害物質的吸入量。

另外要提醒的是,雖然膀胱癌與憋尿沒有直接關係,但在確診患癌後,要做到多喝水,少憋尿,降低尿液毒素濃度及尿液在膀胱的存留時間,這也有助於術後康復,預防膀胱癌復發。

釋出於 2021-01-09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