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酗酒無度
酒精會使胃粘膜發生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出血而形成潰瘍。長期飲酒還損害肝臟,會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的發生也與酗酒有關,這些損害反過來又會加重對胃的傷害。

戒嗜煙成癖
吸菸會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使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減少,前列腺素是一種胃粘膜保護因子,它的減少會使胃粘膜受到傷害。吸菸又會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所以嗜煙成癖是引起各種胃病的重要誘因。
戒進食狼吞虎嚥
細嚼慢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進食時狼吞虎嚥,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勢必增加胃的負擔。研究還發現,細嚼慢嚥時唾液分泌增多,在保護胃粘膜的作用,可避免不良刺激物對胃粘膜的損害。
戒不講衛生
現已查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炎、潰瘍和胃癌發病的元兇,它可以透過餐具、牙具、接吻等相互傳染。因此,講究衛生,不用他人餐具、牙具,可以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從而可以預防各種胃病。
忌嘴保養
患有胃病的朋友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菸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平心靜養
人的胃病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運動健養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徵,加強適度的運動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合理運動
進食後,胃有節律性的蠕動,使食物在胃內與胃液充分混合,研磨成食糜,並逐漸排空。飯後立即進行劇烈活動,直接影響胃腸的血液供應,導致消化不良,因此,進食後應停半小時再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