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的激發因素
自身免疫性肝病發病機制自身免疫性肝病AIH的發生必須有抗原的啟用。環境因素誘發AIH的發病機制也未闡明,病毒如HBV、HCV、EB病毒、麻疹病毒等在激發免疫反應方面比較肯定。病毒抗原表位透過“分子模擬”molecular mimicry和某些肝臟抗原具有相同的決定簇而導致交叉反應,導致自身免疫性肝病。如HCV感染的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檢測到多種非特異性自身抗體。據推測很可能HCV的感染刺激了HIA在肝細胞膜表面的表達,改變了肝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成分所致。生物、物理或化學因素也能激發自身抗原的改變。藥物甲基多巴、呋喃妥因、雙氯酚酸、米諾環素、干擾素等藥物導致肝損傷類似AIH。
遺傳易感性
對遺傳易感性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免疫球蛋白的超家族上,包括位於MHC編碼HLA的基因,以及編碼免疫球蛋白和T細胞受體TCR分子的基因。
抗原被抗原呈遞細胞呈遞到細胞表面與HLA-Ⅱ類分子結合,進而被T細胞受體TCR識別並激活T細胞的過程受編碼HLA分子的MHC等位基因多型性的影響。位於HLA一Ⅱ類分子抗原結合槽上DRβ多肽鏈第67~72位氨基酸序列,尤其是第71位氨基酸的位置與AIH的發生有重要關聯,因為第71位氨基酸位於抗原結合槽的頂端,其位置決定HLA與抗原結合以及進而被TcR識別的能力。編碼該氨基酸序列的MHC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間存在著差異,具有AIH遺傳易感傾向的北歐及北美人第67~72位氨基酸序列為Leu-Leu-Glu-G1n-Lys-Arg,其中第71位氨基酸為賴氨酸Lys,編碼該序列的MHC等位基因為DRBl.0301、DRB3.0101和DRBl.0401。具有AIH遺傳易感傾向的DR4陽性日本人的第71位氨基酸為精氨酸Arg,其編碼基因為DRBl.0405。其他不同地域人群也有各自的HLA遺傳易感特點。
除HLA外,TCR、維生素D受體VDR、T01l樣受體一4TLR一4、TGFβ、CD45等在遺傳上的差異也都可能影響著AIH的易感性。與TNF-α基因多肽性也有關。
自身免疫反應的改變
主要表現為自身免疫耐受的破壞,在肝臟組織可見免疫反應的特徵性細胞學改變,即T細胞浸潤。T細胞的靶抗原被認為是細胞色素P450ⅡD6、線粒體丙酮酸脫氫酶mitochondrial pyruvate dehydrogenase,MCPD和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蛋白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proteins,ASGP—R蛋白,這些蛋白均為肝細胞特異性抗原。
由於免疫耐受的破壞,啟用的CD4+T細胞包括Thl和Th2透過T-B細胞膜的直接接觸以及釋放細胞因子刺激B細胞產生針對自身抗原的抗體,啟動免疫損傷反應。此外細胞因子還透過啟用CD8+T細胞介導ADCC效應殺傷肝細胞,啟用TNF或Fas系統介導肝細胞凋亡,啟用星狀細胞促進肝纖維化的發生。
AIH的免疫性所介導的肝細胞損傷機制
肝細胞膜的正常成分在抗原呈遞細胞APc或肝細胞本身幫助下被輔助T細胞Th和Th2識別為“異己抗原”,這一識別在HLA一Ⅱ類分子的參與下進行。如抑制性T細胞Ts不予干預,勢必啟動多種免疫效應機制損傷肝實質細胞.
兒童和年輕AIH患者的抑制性T細胞水平低,其功能也有障礙。免疫調節機制的缺陷使得對輔助T細胞的免疫反應性失去控制。這一損害也表現為肝特異性,與HLA分子產物B8/DR3的顯性表達有關。肝細胞表達HLA一Ⅱ類分子及免疫調節的紊亂,構成了針對肝細胞自身免疫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