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笑不出來可能是重病徵兆

avatar 新榮超級甜
2.1萬 熱度 A+ A-
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第一大致死疾病,全球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其中大動脈急性閉塞引起的卒中約佔所有的五分之一,而且因為過去其死亡率和致殘率高達70%~90%,所以被認

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第一大致死疾病,全球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其中大動脈急性閉塞引起的卒中約佔所有的五分之一,而且因為過去其死亡率和致殘率高達70%~90%,所以被認為是“殺手”中的“殺手”。

你知道嗎?廣東已經有臨床醫學團隊,在全國範圍內率先開展了“多模式橋接治療” 聯合標準藥物治療腦梗死,可讓腦梗患者血管再通率達到96%,有效降低了大動脈閉塞卒中的死亡率。

病例:

突發腦梗

8小時內成功機械取栓

祝阿姨7月初開始晨起時出現,看東西也比較模糊,嚴重時還有視物重影,連續3天每次持續幾個小時就又恢復了正常。因為感覺平時沒什麼問題,她也就沒 有當一回事。7月26日下午,她突然感覺左側肢體乏力,“整個左邊都不聽使喚了”。急忙給家裡人打了電話,電話都沒打完,“很快連話都說不出了”,祝阿姨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覺得不可思議。

等祝阿姨被送到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不僅左半邊身子動不了,不能行走、不能說話,整個人都開始“暈 暈乎乎”。急查頭顱CT提示“右側顳枕葉交界處低密度影,考慮腦梗死”,這個時候已經離祝阿姨起病過了差不多7個小時,“再不通血管,人就非常危險了”, 神經內科主任劉新通決定立即進行動脈取栓手術。

在介入手術中,全腦血管造影顯示,祝阿姨右側大腦中動脈M1段閉塞,隨即做了取栓開通。半個多小時後,區域性麻醉的祝阿姨在床上就說:“我的手有力量了!我口渴,我要喝水!”祝阿姨目前術後說話清楚,可以自行走動,恢復良好。

創新:“多模式橋接治療”讓腦梗血管再通率達96%

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第一大致死疾病,但是傳統的急性腦梗死早期治療主要侷限於靜脈溶栓。臨床研究表明,對大動脈急性閉塞的卒中患者,於發病4.5小時內 靜脈溶栓的血管再通的成功率非常低,僅為4%~9%,“關鍵的是高達90%患者到院就診時早已超過靜脈溶栓的時間窗,這個時間再進行靜脈溶栓會明顯增加患 者顱內出血的併發症和死亡率”,劉新通感嘆。

針對這一困境,劉新通率領的腦血管團隊,在全國範圍內率先開展了“多模式橋接治療”聯合標準藥物治療腦梗死,根據發病時間、病變責任血管及發病機制,選擇不同的策略組合,包括靜脈溶栓、動脈溶栓、機械取栓、碎栓等。

劉新通介紹,最新的隨機雙盲研究發現, 急性前迴圈大血管閉塞的患者採用多模式橋接治療(包括靜脈溶栓、動脈溶栓、機械取栓、碎栓等)聯合標準藥物治療,其國際公認的效果明顯優於單純藥物治療。

該腦血管團隊開展該項技術4年來,目前該項治療技術已達到國內甚至國際領先水平,救治大動脈閉塞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就達到50餘例,血管再通率達到了 96%,“死亡率比過去降低了近一半,更可喜的是改變了過去卒中患者預後生活質量差的狀況,其中約53%的患者經這種方式治療後生活可以完全自理”,劉新 通強調。

提醒:

高危人群

突發頭痛頭暈

要特別注意腦梗死

像祝阿姨這樣突發腦梗,劉新通解釋,其實她原本就有,可能是因為在廠裡幹活太忙,平時身體並沒有太大的不舒服,她就忽略了;此外她的糖耐量有些高,提示可能有,但是這些她都不知道,也從沒有用過藥。

劉新通提醒,現在像腦血管病在各個年齡段都有,並不都是六七十歲才有,特別是像有高血壓、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切不可以為腦梗死、這些病離自己很遠,一旦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一定要有意識前往專業的腦血管治療中心進行救治。

貼士:

教你一分鐘

識別腦卒中

劉新通提示,有一種簡便的方法可讓患者及家屬在一分鐘內識別腦卒中,包括三項內容:1.讓患者微笑;2.舉起雙臂,並維持一些時間;3.連貫說短句。若 患者微笑困難,舉起上肢無力,講話含混不清,則表示有腦的可能。此時就應立即呼叫救護車,送病人去專業的腦血管病中心診治。

 

釋出於 2021-01-1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