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經歷’三期疊加’時期:經濟發展高速向低速換擋期、產業結構調整陣痛期、刺激經濟措施負效應凸顯期,在以物為本的發展模式下GDP發展很快的,但是負作用已經開始凸顯,整個的環境的汙染惡化問題導致多種疾病尤其是,空氣汙染的程度和肺癌的發生率呈正相關關係。
環境汙染會帶來健康危害,甚至嚴重危害,但某些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是否真的都是環境汙染引起的?如何正確看待環境與健康的關係?
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國Robet基金會的一份報告說,影響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佔50%;環境因素佔20%;遺傳因素佔20%;醫療因素佔10%。可見,生活方式不健康還是引起人類疾病的主要原因。
生活方式引起的健康問題,包括過量攝入脂肪和熱量引起肥胖,以及引起“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還有抽菸、酗酒引發的健康問題等。過去在一個100多人的單位,很少聽說誰得,但現在,高血糖的往往就不止一個,甚至多達十幾、二十個人;還有、等疾病得的人也增多了。這些病與生活方式有關,與生活節奏快、工作緊張也有關。
其中有些與汙染有一定的相關性,但不能都歸於汙染,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實有人覺得,好像現在不如從前,各種疾病那麼多。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總體上說,現在中國人的壽命是延長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5月15日釋出的《2013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2011年中國人均壽命已達到76歲,高於同等發展水平國家,甚至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而根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人均壽命只有35歲。現在我國人均壽命大幅度提高了,這與生活條件、營養條件、衛生條件等改善都有很大關係。
癌症有個年齡譜,患者中以六七十歲的人居多,過去人的壽命短,很多人沒到癌症發病的時候就去世了。還有就是過去醫療衛生條件跟不上,很多惡性腫瘤檢查不出來。另外,過去環境確實比現在要好,人們受汙染影響小。
現在,我國貧窮性疾病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相反,富貴性疾病死亡率上升了
過去貧窮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比較多,貧窮與傳染病是相聯絡的。還有,過去我國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也都比較高。目前,貧窮性疾病在發展中國家一般佔到各類疾病總和的30%以上,我們國家現在只佔到6%,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基本持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
現在,我國貧窮性疾病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相反,富貴性疾病死亡率上升了。富貴性疾病包括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比如營養攝入過量或者不平衡,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攝入的熱量過多,又容易引起糖尿病,抽菸、酗酒會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這些都屬於富貴性疾病。
還有很多疾病與現代人工作緊張、壓力大有關。為什麼很多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有年輕化的趨勢,就是這個原因。
環境汙染影響健康具有累積效應,暴露時間越長,累積的量就越大。所以,一般老年人受汙染影響更容易得病,這跟暴露時間長有關係。另外,嬰幼兒對汙染敏感,也易受到環境汙染的傷害。
例如,我們在雲南宣威和富源調查發現,農民家燒煙煤,室內致癌物苯並(a)芘超標嚴重,室外也超標,這是導致當地肺癌高發的環境汙染原因。另外,我們發現,被調查的1000名不抽菸的女性肺癌患者中,有20%的直系親屬都得過癌症。這表明患肺癌與遺傳基因也有密切關係。
暴露在同樣的環境裡,且暴露的時間也差不多長,為什麼有的人容易得病?就是因為這些人身上有易感基因。致癌物進入這些人體內,不容易代謝出去,它跟人體的蛋白質結合就產生了危害,使體內異常細胞增多,易得癌症。沒有易感基因的人,吸入了致癌物,一部分會隨汗液、尿液等排出體外,就不容易得癌症。所以,基因對人體健康也非常重要。
一些疾病,確實是因為汙染引起的
比如有些職業病。在職業勞動中,因接觸放射性物質、粉塵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引起的疾病,像、塵肺、矽肺等。
其實,很多疾病都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這其中環境因素當然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比如PM2.5汙染,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其確定為一類致癌物,它可以透過呼吸進入人的肺泡,進而進入人的血液。PM2.5為什麼會致癌?其實它只是一個載體,鉛、汞、鎘、砷等毒性重金屬及苯並(a)芘等有機汙染物,都會吸附在細顆粒物上,而進入到血液裡;還有揮發性有機物,像苯、甲醛,以及二噁英、PCBs、細菌和病毒等,也會吸附在上面,進入人體血液中,產生危害。如果某幾天霧霾嚴重,醫院門診病人就會暴漲,這就是跟汙染有關,空氣汙染造成呼吸系統疾病、、、咳嗽、等疾病增多。
很多疾病的確跟環境因素有關,佔20%左右的比例還是很客觀的。但無論如何,環境因素特別是環境汙染影響健康,還是應該引起足夠重視,防治汙染有利於健康。
參考
疾病增多與汙染有多大關聯 中國環境報 2014年12月2日
環境汙染導致多種疾病高發 39健康網 2014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