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脫水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avatar 中原天雲
2.1萬 熱度 A+ A-
一發病原因1.等滲性脫水1經消化道丟失:嘔吐、腹瀉、胃腸引流、腸胰膽瘻等引起消化液丟失,雖消化液中鈉濃度略低於血漿中鈉濃度,但絕大多數患者能夠通

一發病原因

1.等滲性脫水

1經消化道丟失:嘔吐、腹瀉、胃腸引流、腸胰膽瘻等引起消化液丟失,雖消化液中鈉濃度略低於血漿中鈉濃度,但絕大多數患者能夠透過口服補充一定水分,因此血漿滲透壓大多正常。

2反覆多次胸、腹腔穿刺放液或引流:一般發生在有漏出液的患者,主要見於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由於漏出液中的物質蛋白質除外與血漿相似,故容易發生等滲性脫水。

3大出血:此時血漿中的水和電解質均按正常比例丟失。

4經面板丟失:大部分面板失液患者的失水量大於失鈉量,容易發生高滲性脫水,但部分燒傷和剝脫性皮炎患者經創面大量滲液,失水和失鈉比例基本相同,也可導致等滲性脫水。

5經腎臟丟失:在腎小管功能減退或各種尿崩症的患者,腎小管不能對水分進行有效的濃縮,失水量和失鈉量的比例與腎小球濾液相似,導致等滲性脫水。

2.低滲性脫水

1脫水治療不當:高滲性或等滲性失水糾正過程中補水過多,而電解質,特別是氯化鈉補充不足。

2腎功能損害: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多尿期,失鹽性腎炎,腎小管酸中毒,由於患者腎臟的保鈉功能下降,個別患者尿鈉的丟失每天可達100mmol。

3利尿藥的使用:適當的電解質濃度是利尿的前提,呋塞米等髓襻利尿藥和噻嗪類利尿藥主要是透過抑制電解質Na 、Cl-、K 的重吸收產生利尿,因此長期應用會導致電解質的丟失,若氯化鈉等補充不足,容易導致低滲性脫水。

二發病機制

水代謝平衡包括水的攝入和產生以及排洩兩大部分,其中渴覺中樞的正常、腎臟稀釋濃縮功能的正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與作用正常起重要作用,二者的動態平衡被打破將使水代謝處於紊亂狀態。

等滲性脫水主要是細胞外液量的丟失,血容量可明顯下降,出現血容量不足的表現。但因血漿晶體滲透壓在正常範圍,故細胞內液變化不大。因血容量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興奮,鈉、水重吸收增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進一步增加水的重吸收。

低滲性脫水時由於血漿滲透壓降低,導致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滲透壓的差異,透過滲透機制的調節,將發生細胞外液中的水分向細胞內液轉移,發生細胞水腫,並使細胞外液容量進一步減少。

血漿滲透壓降低,使ADH釋放減少,使腎臟排水增加,故在早期,可排出較多低滲尿,以儘量保持細胞內外滲透壓的平衡。該作用較細胞內外水分的轉運發生得要早,因而雖有脫水,尿量卻無減少。低鈉血癥和血容量減少,還可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加,增加鈉、水的重吸收。

由於上述原因,低滲性脫水時細胞外液容量的減少更為顯著,細胞外液容量減少的症狀和體徵較等滲性脫水更為明顯。

釋出於 2021-02-2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