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丙肝的臨床診斷

avatar 金壵郎
2.9萬 熱度 A+ A-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是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呈世界性分佈,其臨床表現較乙型肝炎輕微,亞臨床型感染較多,但慢性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是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呈世界性分佈,其臨床表現較乙型肝炎輕微,亞臨床型感染較多,但慢性化趨勢較乙型肝炎嚴重。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導致肝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病人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該病對患者的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發現丙肝的症狀時,還需儘早到醫院診斷,及時治療。  1、急性丙型肝炎的診斷  1流行病學史:有輸血史、應用血液製品史或明確的HCV暴露史。輸血後急性丙型肝炎的潛伏期為2~16周平均7周。  2臨床表現:全身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數伴低熱,輕度肝大,部分病人可出現脾大,少數病人可出現黃疸。部分病人無明顯症狀,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表現為隱匿性感染。  3實驗室檢查:ALT多呈輕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陽性。HCV RNA常在ALT恢復正常前轉陰,但也有ALT恢復正常而HCV RNA持續陽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診斷。  2、慢性丙型肝炎的診斷  1診斷依據:HCV感染超過6個月,或發病日期不明、無肝炎史,但肝組織病理學檢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據症狀、體徵、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綜合分析,亦可診斷。  2病變程度判定:病變程度判斷可參考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聯合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西安中關於肝炎症和纖維化分級、分期的診斷標準。HCV單獨感染極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疊HIV、HBV等病毒感染、過量飲酒或應用肝毒性藥物時,可發展為重型肝炎。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臨床表現與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可表現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經過。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現:肝外臨床表現或綜合徵可能是機體異常免疫反應所致,包括類風溼關節炎、眼口乾燥綜合徵、扁平苔蘚、腎小球腎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癥、B細胞淋巴瘤和遲發性面板卟啉症等。  4肝硬化與HCC:慢性HCV感染的最嚴重結果是進行性肝纖維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5混合感染:HCV與其他病毒的重疊、合併感染統稱為混合感染。我國HCV與HBV或HIV混合感染較為多見。  6肝移植後HCV感染的復發:丙型肝炎常在肝移植後復發,且其病程的進展速度明顯快於免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病人。  3.重型丙型肝炎:  1以急性黃疸肝炎起病,高度乏力,明顯食慾減退,噁心嘔吐,面板鞏膜明顯黃染。重度腹脹或腹水。  2膽紅素迅速上升,日升高值大於17.0μmol/L或170μmol/L。  3凝血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小於40%。  4意識障礙。  5起病10天以上出現上述表現者為亞急性重型肝炎,有半年以上慢性感染者為慢性重症丙型肝炎。

釋出於 2021-01-3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