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乳腺癌的常見症狀

avatar 巧松姑娘
2.2萬 熱度 A+ A-
作者:李惠平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醫師發病率高,而且幾乎都發生在女性,尤其是一些卓有成就的女性朋友在事業的黃金期不幸患乳腺癌,使得這一疾病惶

作者:李惠平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醫師

發病率高,而且幾乎都發生在女性,尤其是一些卓有成就的女性朋友在事業的黃金期不幸患乳腺癌,使得這一疾病惶恐了這個資訊如此暢通的時代;加上有些可能所患疾病的病理型別不好,或者發現的較晚,使得治療效果欠佳,這就讓這一疾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無論那顆“星”患病或病重之時,都無一例外的引發媒體紛至沓來,使我們這些做乳腺腫瘤的醫生忙碌不已,在各種媒體的“鼓勵”下,繼續我們的公益之旅,做一些科普,幫助大家認識乳腺癌,遠離乳腺癌!

而讓我擔心的是,談的太多了,會不會讓大家更加覺得乳腺癌變得無處不在,反而增加了恐慌,所以藉此機會,和即將到來的3.8婦女節,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乳腺癌相關的知識,儘量做到通俗易懂,並結合我的臨床經驗,和治療患者的體會,認真寫這篇科普文章,為您的健康盡心盡力。

一、關於乳腺癌:乳腺癌大多發生在女性,男性很少(但是也有發病,也需警惕),我們在臨床看到的大多數的發病年齡段是45-55歲的居多,也有非常少數的年輕患者比如35歲以下,那麼第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樣的人易患乳腺癌?我們實際上還不知道乳腺癌發病的確切原因,但是會有一些高危人群,要說明的是高危並不是一定生病,講一個例子,我們病房現在有一個病人乳腺癌,她女兒30歲,,她每天都問我要不要手術切了,擔心將來患乳腺癌。這樣的擔心大可不必。因為乳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現象,但有遺傳的只有5-10%,所以不用被這些所困擾。

所以如果是科普我更願意把乳腺癌患病的高危因素,換成去講我們可以做些什麼,能夠減少乳腺癌發生的危險。

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1.1.飲酒要適量,不能酗酒,做到完全戒酒不容易,但要減少飲酒次數和量。要戒菸。

1.2.定期鍛鍊,每週至少3次有氧運動,通俗的講是讓自己出汗的運動,30分鐘/次。

1.3.保持健康體重:高體重指數(BMI)和腰圍粗被認為是患乳腺癌的危險因素,尤其是後的女性。換句話說就是肥胖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所以國內的一些資料顯示BMI在22-23的女性,比大於24的要安全。

1.4.健康的飲食: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被認為和乳腺癌高發有關,所以要減       少攝入。

過度營養品的補充,尤其是含雌激素的補品,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1.5. 雌激素替代治療:為了減少更年期症狀而採用雌激素替代治療,會增加乳腺癌發生  危險。

1.6. 關於壓力:壓力本身可能不是的危險因素,但應對不當會使機體的免疫功能  下降,也會增加乳腺癌發生的危險。

1.7. 生育和哺乳:不生育和晚生育會是一個風險,不哺乳也是一個風險。

1.8.其他:向大家介紹點我的一些病人在發病之前的特殊狀態,如家人生病,過世,剛    搬進新家,工作變化,生活中有一些重大的事件。也有個別是做過胸部填充手術的。

所以特別想說,在經歷“風雨”的時候一定要扛得住,這樣才能安全度過,健康的享受“彩虹”。

2.認真做乳腺的體檢:

舉幾個例子:

2.1.盲目樂觀:我的另一些病人是盲目樂觀,堅定不移的相信自己不會得乳腺癌,即便   已經發現有乳腺的腫物,也不去就診,直到已經拖至晚期。

2.2.過度懼怕:發現了乳腺腫物,不敢去看,因為擔心手術,擔心化療,擔心化療的   副反應,擔心花錢。

2.3.對乳腺癌認識不足:發現乳腺腫物,也知道可能是癌,但是相信一些偏方,不去專     業團隊就診,以致延誤病情。

所以早期發現乳腺癌很重要,因為是可以治癒的。

3.怎樣早期發現乳腺癌:因為乳腺是在體表,所以通常很容易發現它的異常,這就使提倡乳腺癌早期發現成為可能。

3.1.強調定期的乳腺臨床檢查:

雖然乳腺在體表,個人也能觸控到異常,我們很多病人都是因為自己發現了乳房的腫物或者是異常來就診,但這不是我們所講的早期發現,這樣的情況如果定期檢查,可能會更早期發現。所以要強度定期的乳腺專科的臨床檢查

想傳遞一個理念:如果發現以下症狀才來就診,不是我們所講的早期發現,所以一定要提倡乳房的健康查體,在沒有發生疾病的時候去檢查,很重要。如果有一天來醫院或醫療機構的有一定比例是健康人了,那麼早期發現乳腺癌就不是空談了。

3.2.怎樣進行乳腺的自檢:雖然自我檢查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臨床檢查,但總是一種在日常可以進行的方法,作為定期醫院檢查間期的一個補充。

方法:乳房自我檢查最好在生理週期開始後7至10天進行。簡單的說是先看:觀察乳房、乳頭、面板、外形是否有變化。其次是觸控:通常是臥位以指腹順時緊貼面板輕觸按摩,迴圈完成,檢查整個乳房。並輕輕擠壓乳頭是否有血性分泌物,切記不能用力擠壓。

4.真正早期發現乳腺癌一定是定期的查體:

4.1.臨床檢查:就是定期到專業醫院由專科醫生做檢查;30-40歲的女性每1-2年做一次臨床檢查,而40歲以上應該每年一次。

4.2. B超檢查:由於目前影像學技術的發展,B超的解析度增加,可以發現早期的腫瘤,40 歲以上的女性應該每年一次B超檢查。

4.3.鉬靶檢查:40歲以上的女性,可以每一到兩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也可以在B超發現異常時,做鉬靶檢查。

4.4.乳腺的MRI:目前還不用於乳腺癌的篩查

但是如果出現以下乳腺癌常見的症狀體徵,是一定要就診和檢查的。

5.乳腺癌常見的症狀體徵:

5.1.腫塊:最常見的是觸控到腫塊,但是有的人因為手法不對,會把乳腺增生的結節  誤以為腫塊。所以到乳腺專科的臨床檢查很重要。腫塊大多數可以不疼,也有疼痛的, 或者開始不痛,以後出現疼痛。

5.2.乳腺外形改變:以下是常見的體徵:

酒窩徵:乳腺組織被位於皮下的淺筋膜所包繞,深淺筋膜之間由Cooper韌帶相連。由於淺筋膜與面板相連,當乳腺癌侵及乳腺間的Cooper韌帶使之縮短時,會牽拉面板,使區域性面板凹陷,如同酒窩,稱之為“酒窩徵”。

面板紅腫:面板顏色淺紅或深紅,由侷限的一塊很快擴充套件到大部分乳腺,乃至全乳。觸診時,整個乳腺增厚、變硬,皮溫增高,且腫脹、粗糙

桔皮症:如癌細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即可出現面板水腫,出現桔皮樣變。

面板破潰:腫瘤發展到晚期,腫塊長大,可使面板隆起,如血供不足,隨著皮膚髮紅,變薄,可發生破潰。患者常伴疼痛,

面板結節:結節分佈在病變周圍的面板時,稱衛星結節

乳腺輪廊改變:當腫塊較大時,乳腺可有區域性隆起,乳腺增大。

乳頭回縮:乳頭扁平、回縮、凹陷、乳腺癌所致的乳頭下陷與先天性不同。後者經常可用手牽拉提出,而乳腺癌所致的乳頭回縮不可能被拉出,而且凹陷的乳頭下或周圍可捫及腫塊。

乳頭的樣改變:最初為乳頭瘙癢,乳頭上皮增厚、脫屑、滲液,逐漸出現糜爛,糜爛而反覆結痂、剁脫,乳暈面板剝脫後出現紅色肉芽,乳頭可慢慢變平,最後消失。

:乳頭溢液,通常是血性的;

區域淋巴結腫大:有的乳腺癌是以區域淋巴結腫大為首發的。

腋淋巴結轉移:最為常見,腋下淋巴結腫大,觸之多較硬,不規則,活動度欠佳。

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淋巴結多位於左側鎖骨上窩或右側鎖骨上窩,病灶較硬,一般較小。

6.一旦確診了乳腺癌有那些治療方法:

乳腺癌治療的方法基本上是手術,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乳腺癌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乳腺癌是分不同型別的。

所以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乳腺癌病人能10-20年都不復發,而有些則復發較早。

當然,接受的治療不同,也會帶來不同的預後。

7.怎樣減少復發:

7.1.規範的治療:很難在一個科普文章裡,詳細講解如何治療,但是可以講規範的治療一定是減少復發的關鍵,比如如果疾病需要化療,儘管有一些副反應,也應該堅持,我們會看到一些患者,反反覆覆的問一個問題:我不化療行嗎?因為懼怕副反應,但是目前防治化療副反應的方法也有很多,所以在專業的團隊,這些是可以減少到最低的。

7.2.內分泌治療也是一樣,因為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會用內分泌治療5年,甚至10年,在這個階段,病人實際上腫物已經切除了,內分泌治療也會有一些關節疼痛等,所以有些患者就自行停了。

7.3.說到靶向治療,問題更嚴重,因為費用高,而且是自費,部分患者會拒絕接受這樣的治療,理由是我的腫瘤已經切除了,為什麼還要接受這麼貴的治療。

7.4.定期的隨訪:門診經常看到一些術後的患者,出現嚴重的肺、肝、骨的轉移之後,才來做複查的。所以定期複查非常重要,就像早期診斷一樣,可以發現早期復發的病灶,及早治療。

7.5.由於新藥的出現,和對疾病在分子水平上認識的加深,乳腺癌即便轉移之後,有些病人也有較長的生存時間,所以要遵循診療規範。

總之,乳腺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且是治療效果非常好的腫瘤,希望不要談到乳腺癌而恐慌。

 

釋出於 2021-01-2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