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吃素為啥會得脂肪肝

avatar 君雅來了
2.2萬 熱度 A+ A-
●瘦人為何也得北京讀者龔先生問:我今年27歲,體型偏瘦,有點小肚子,腰圍不大,平時從不喝酒,肉吃得不多,工作比較忙,吃飯不太規律,晚餐有時吃得較晚。去年

●瘦人為何也得

北京讀者龔先生問:我今年27歲,體型偏瘦,有點小肚子,腰圍不大,平時從不喝酒,肉吃得不多,工作比較忙,吃飯不太規律,晚餐有時吃得較晚。去年底體檢查出中度脂肪肝,身邊的幾個朋友也是這種情況。請問脂肪肝是怎麼得的?飲食應該如何調整?

解答:肥胖者更容易患脂肪肝,但是肥胖只是罹患脂肪肝的風險因素之一。其他原因,如胰島素抵抗、遺傳代謝因素等也影響脂肪肝的發生。還有部分患者雖然體型較瘦,但是內臟脂肪沉積過多,也會發生脂肪肝。特別消瘦的人或者短期內快速減肥的人,會出現蛋白質-熱量,導致重要的營養物質如肉毒鹼缺乏,影響肝臟的脂肪代謝,也會發生脂肪肝。

●哪些人易得脂肪肝

北京讀者陳女士問:我今年48歲,近兩年來腰圍明顯增加,請問這樣是不是容易得脂肪肝?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呢?

解答:這位讀者的問題非常有代表性。研究發現,近期體重和腰圍的增加與非的發病有關,腰圍比體重指數(BMI)更能準確預測脂肪肝。2005年國際聯盟推薦的診斷標準為:腰圍>90釐米(男性),>80釐米(女性),和(或)BMI>25 公斤/米2。所以,如果腰圍和體重達到或超過這樣的標準,應該到醫院進行正規系統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現已成為21世紀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也是我國愈來愈重要的慢性肝病問題,近20年來更有低齡化發病的趨勢。我國上海、廣州和香港等發達地區的成人患病率在15%左右,調查顯示,4個白領中就有1個脂肪肝患者。那麼,究竟哪些人容易患脂肪肝呢?概括起來主要有肥胖者、無肉不歡者、中老年人、大量飲酒者及久坐少動者等。

●吃素為啥會得脂肪肝

上海讀者吳先生問:我夫人58歲,多年吃素,身體很瘦,去年體檢發現有脂肪肝。我們很奇怪,脂肪肝不是胖人、吃肉多才會得嗎?吃素為啥會得脂肪肝?

解答:雖然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與肥胖症密切相關,肥胖症患者單純性脂肪肝患病率高達60%~90%,但在亞太地區,體重指數(BMI)和(或)腰圍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並不少見。其實,我們生活中導致脂肪肝形成的危險因素很多,如高脂肪高熱量飲食、久坐少動的生活方式,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徵及其組分(肥胖、、血脂紊亂和2型糖尿病)等,可見脂肪肝形成的原因是複雜的,身體瘦並不意味著與脂肪肝絕緣。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丙型、炎症性腸病、、Wilson’s病等,以及藥物如他莫昔芬、乙胺碘呋酮、丙戊酸鈉、糖皮質激素等也可導致脂肪肝。因此,如果體檢時發現脂肪肝,尤其體態較瘦者,應仔細查詢脂肪肝的原因,明確是否有潛在的慢性疾病或某些藥物的影響。

●脂肪肝會嗎

河北讀者王女士問:我今年45歲,發現脂肪肝3年了,平時也注意飲食和鍛鍊,但脂肪肝一直都有。請問脂肪肝會變成肝硬化嗎?這種肝硬化和肝炎導致的肝硬化有啥區別?

解答:脂肪肝可以發展成為肝硬化。總體來講脂肪肝在10~20年以後大約有0.6%~3%的人發生肝硬化。但是脂肪性肝炎患者(例如肝功能異常者)肝硬化發生率達到15%~25%。在國外,脂肪性肝炎已經成為重要的終末期肝病導致死亡或的病因。因此一定要早發現,早干預。

●轉氨酶為何高

北京讀者王女士問:我兒子今年37歲,體型胖,身高180,體重80公斤,發現脂肪肝3年,谷丙轉氨酶80(正常40),標記物陰性。為啥轉氨酶高?有何危害?

解答:轉氨酶增高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如、乙肝、、丙肝、戊肝等,這些可透過檢查相應的血清標誌物或病毒核酸而確診。此外,轉氨酶升高的原因還有藥物性、、、遺傳代謝性肝病,以及一些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肝損傷,也可引起轉氨酶升高。您兒子已明確診斷脂肪肝3年,在考慮轉氨酶增高與脂肪肝有關之前,要首先排除其他原因。

大家對脂肪肝的危害往往認識不足。實際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其相關肝硬化和肝細胞癌。單純性脂肪肝進展很慢,但當出現轉氨酶升高時,可能已出現了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0~15年內肝硬化發生率可高達15%~25%。另外,有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壽命可能縮短,死因包括惡性腫瘤、性心血管疾病和肝硬化等。

●輕度脂肪肝光鍛鍊行嗎

湖北讀者劉先生問:我今年58歲,去年體檢查出“輕度脂肪肝”,一年來經常爬山,今年再查脂肪肝沒有了,請問我這種情況不用吃藥了吧?另外如果鍛鍊停了,脂肪肝會不會復發?

解答:由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種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代謝應激性肝臟損傷,所以,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改善胰島素抵抗、防治代謝綜合徵。您可先做一下代謝方面的評估,若存在一些代謝危險因素或合併症,可考慮使用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以及他汀類等藥物,以降、防治糖脂代謝紊亂及動脈硬化。至於保肝抗炎藥物,由於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仍有爭議,目前並不推薦脂肪肝患者常規使用。但若確診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存在明顯肝損傷或進展性,例如合併血清轉氨酶增高,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改變生活方式、控制體重是脂肪肝治療的基礎,並且要長期堅持、定期複查。如果因脂肪肝沒有了而放鬆管理,甚至又恢復到以前的不良生活方式,脂肪肝可能會捲土重來。

●豆漿能治脂肪肝嗎

湖北讀者吳女士問:我今年45歲,身體較胖,腰圍大,體檢查出脂肪肝,聽人說大豆能治療脂肪肝,於是每天喝大量豆漿。請問這個辦法有用嗎?

解答:大豆中富含一種成分叫做必需磷脂,加工後作為藥品可以用於治療各種肝臟疾病,包括脂肪肝。但是,作為食品的大豆或豆漿,在常規食量下,是否具有保護肝臟和治療脂肪肝的作用,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

●酒精性脂肪肝有藥嗎

甘肅讀者郭先生問:我今年40歲,原先喝酒應酬多,前年發現“中度脂肪肝”,去年喝酒少了,再體檢變成了“輕度脂肪肝”。請問我的脂肪肝是飲酒引起的嗎?需要吃藥嗎?

解答:飲酒會直接導致肝臟損傷,發生“酒精性脂肪肝”。如果是早期,肝損傷較輕,經過嚴格戒酒,這種脂肪肝能夠恢復。但是如果肝臟已經發生纖維化或肝硬化,那麼就不一定能夠恢復正常了。酒精性脂肪肝最基本的治療是戒酒和營養支援,因為飲酒的患者進食少且不均衡,通常都有營養不良。是否需要藥物治療,需要看肝功能的具體情況。無法戒酒的酒精依賴患者,可以用國際公認的美他多辛來促進酒精代謝,減少酒精對肝臟的損傷。

●停藥後脂肪肝會減輕嗎

北京讀者汪女士問:我今年68歲,5年前查出,做了腫瘤切除手術,當時體重正常,血脂正常,術後服用瑞寧德(阿那曲唑,內分泌治療藥物),服藥後,體重正常,血脂一直不正常,主要是甘油三酯高,做B超提示“脂肪肝”,肝功正常。醫生說等停了這個藥,血脂就會有所好轉。請問到時候脂肪肝是否也會緩解?

解答:阿那曲唑是一種強效的選擇性非甾體類芳香化酶抑制劑,可降低血漿雌激素水平,臨床上主要用於後婦女晚期乳腺癌的輔助治療。和服用其他內分泌治療藥物類似,部分患者可出現血脂異常,主要是高膽固醇血癥,有的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肝臟是處理血脂的器官,甘油三酯增加使大量的脂肪酸積聚在肝臟,當超過肝臟的運輸處理能力時,便轉化成中性脂肪沉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如果病情許可,停用此藥後,高脂血症好轉,脂肪肝也會相應得到緩解。

●怎麼選擇護肝保健品

安徽讀者魏女士問:我今年38歲,有點胖,最近體檢發現輕度脂肪肝。我看到市面上有一些護肝保健品說是能緩解脂肪肝,請問這類保健品真的有效嗎?該怎麼選擇?

解答:脂肪肝的治療比較複雜,包括調整生活方式,如飲食控制、增強運動等,以及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降脂藥、胰島素增敏劑、多種作用機制的保肝藥物等,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單純依賴某個或某類保健品來治療脂肪肝是不現實的。不過,食物和保健品中有些成分對肝臟是有利的,例如維生素C、維生素E、水飛薊、谷胱甘肽、齊墩果酸、女貞子、豬苓多糖等。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脂肪肝主要的發病機制是氧化損傷。在控制飲食減輕體重的過程中,含遊離氨基酸的保健品可以提高蛋白攝入,從而減少營養不良。但保健品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其實際效果常常缺乏確切的資料支援,因此永遠不能代替藥品。

高血壓常用藥品

釋出於 2021-02-19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