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的鑑別

avatar 彥會Sama
2.2萬 熱度 A+ A-
受風寒引起的感冒,一般發燒較輕,不出汗,孩子會有怕寒怕冷的表現,小嬰兒喜歡讓媽媽抱在懷裡。同時孩子還有流清水鼻涕,咳嗽、噴嚏陣陣,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的症

  受風寒引起的感冒,一般發燒較輕,不出汗,孩子會有怕寒怕冷的表現,小嬰兒喜歡讓媽媽抱在懷裡。同時孩子還有流清水鼻涕,咳嗽、噴嚏陣陣,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的症狀。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症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常選用菊花、薄荷、桑葉等。  風熱感冒與風寒感冒的區別與判斷  中醫把感冒分為三種類型,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和暑溼感冒。一般來說,夏至後、立秋前的暑溼季節,暑溼感冒多發;風寒感冒則多發在早春和晚秋季節,風熱感冒易多發於晚春和早秋。由於環境的改變,人們夏天吹空調、冬季吹暖風,使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季節性不是十分明顯。患者要根據自身症狀判斷感冒型別,正確服用感冒藥,盲目服藥不但適得其反,還會加重病情。  感冒病人都怕冷。風寒感冒患者表現為怕冷,自我感覺體溫不高,即中醫所說的惡寒重,發熱輕;伴有出汗少,肌肉關節痠痛,舌苔薄白。風熱感冒症狀正相反,惡寒輕,發熱重,相對風寒感冒來說,出汗較多,並伴有口渴、咽喉痛,舌苔薄黃等症狀。  秋冬和春冬交替季節,易發風寒感冒。但夏季如果吹空調過度,體內熱、外著風,也易引起風寒感冒,多為“寒包火”型。冬季室內暖氣溫度過高時,風寒感冒極易轉為風熱感冒。“即感冒初期為風寒感冒症狀,但很快就轉為嗓子疼、大便乾等風熱感冒症狀。”這個時候,患者就要改服治療風熱感冒的藥。  家中應常備的感冒藥  患風寒感冒,應服用偏溫性藥物,即辛溫解表類藥物,如感冒清熱沖劑、重感靈、感冒軟膠囊等;風熱感冒應服用偏涼性藥、即辛涼解表藥物,如銀翹解毒液、柴銀口服液、金花清熱顆粒、蓮花清瘟顆粒、雙黃蓮口服液等。  很多患者易把感冒清熱沖劑誤當成治療風熱感冒的藥,雖然藥名有“清熱”字樣,但總體藥性偏溫,適宜於治療風寒感冒。此外,當風寒感冒化為風熱感冒時,患者要及時調整服用藥物。  咳嗽藥不能隨意亂用  由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患者通常表現為嗓子癢、痰白、痰稀或偏黏一點,對症治療藥物有通宣理肺丸、蛇膽陳皮口服液等。  由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患者通常表現為咽癢、咽乾、咽痛。“急支糖漿”等是治療這類咳嗽的典型藥物。但風熱咳嗽很快就會轉為痰熱咳嗽,症狀表現為痰多痰黃、大便幹、舌紅、舌苔黃。到了這個階段,就要服用清肺化痰止咳藥,如羚羊清肺口服液、牛黃蛇膽川貝液、複方鮮竹瀝等。  很多患者剛出現咳嗽症狀,就服用川貝枇杷露、強力枇杷露、養陰清肺口服液等藥物。這些藥物有收斂邪氣的作用,並不適用於外感咳嗽的治療,只有當咳嗽時間較長,出現咳嗽、痰少、不易咳出痰、伴有咽乾、口渴、舌苔不厚,已經傷到陰液時,才可以使用這些具有收斂邪氣的止咳藥。

釋出於 2021-01-2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