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臉黃眼黃一定是肝病嗎

avatar 笑柳Sama
2.1萬 熱度 A+ A-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胰外科教授 陳汝福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王海芳記者近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舉行的胰腺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胰外科教授 陳汝福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王海芳

記者近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舉行的胰腺病義診活動上獲悉,一般人一出現大多認為肝出現問題了,以為是而跑到肝病專科門診,有些也被誤診為肝病治療。其實,不少患胰腺疾病的人也會出現黃疸,有的病人按肝炎治了四五個月,最後卻發現原來是得了胰腺疾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肝膽胰外科陳汝福教授提醒市民,發現黃疸先看看是不是肝有問題,如果肝沒有問題的話,一定要警惕是不是胰腺疾病,並做相關檢查進行排除。

 胰腺疾病也可引出“臉黃眼黃”

40多歲的老周是一個部門經理,平時因工作關係經常要喝酒應酬。有一天同事發現他的臉和眼睛都發黃,說他可能得了肝炎。老周跑到某醫院內科看,醫生按照肝炎給他治療,同時提醒他戒酒,但三個多月過去,老周的症狀並沒有好轉,於是轉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胰外科求治,最終確診為胰腺癌,可惜此時瘤子已4釐米,並伴發其他臟器轉移,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機會。

據陳汝福教授介紹,臨床上常會遇到因胰腺癌或其他胰腺疾病而出現黃疸、又被當做肝炎誤診誤治的病人,他們的病情少則耽誤一兩個月,多則半年。由於胰腺癌比較兇險,伴發轉移後即使全力治療,預後也不樂觀,所以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他解釋,不少胰腺病患者,由於在膽管和胰管的結合部位長了瘤子或結石,引起堵塞而出現黃疸,這是膽胰結合部病變引起的黃疸。其實在一些急、病人中,有的也會出現黃疸症狀——臉黃眼黃。

 B超、CT、核磁共振均可排查

那麼,出現不明原因的黃疸,要排除膽胰結合部的問題該採取什麼檢查手段呢?陳汝福介紹,主要根據影像學判斷,可以做腹部超聲、CT或MR、經十二指腸膽胰島造影,若仍無法確診,可做超聲內鏡檢查。

B超檢查是一種最簡單易行的檢查方式,但其特異性及準確率性稍低;CT/MR對胰腺癌的特異性及準確率較高;而PET-CT則靈敏度高、並可發現全身轉移,但費用較高;CA19-9診斷胰腺癌的靈敏度在65%-90%之間,是胰腺癌檢查的首選腫瘤標誌物。因此,在篩查中可選擇“B超 CA19-9”,以早期發現胰腺癌。

 TIPS 胰腺癌容易盯上誰?

1、年齡大於40歲,有上腹部非特異性症狀的患者;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3、突發患者,特別是不典型糖尿病;4、慢性胰腺炎患者;5、導管內乳頭狀黏瘤亦屬癌前病變患者;6、家族性腺瘤息肉病患者;7、良變行遠端胃大部切除者;8、長期吸菸、大量飲酒以及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的人群。

釋出於 2021-02-12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