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孕婦貧血常見的症狀表現

avatar 元秋Sama
2.2萬 熱度 A+ A-
妊娠期間,血容量增加,而其中血漿的增加比紅細胞增加相對的多,因此血液被稀釋,產生生理性貧血。只有當紅細胞計數低於350萬/立方毫米。或血紅蛋白在10克/10

  妊娠期間,血容量增加,而其中血漿的增加比紅細胞增加相對的多,因此血液被稀釋,產生生理性貧血。只有當紅細胞計數低於350萬/立方毫米。或血紅蛋白在10克/100毫升以下,才診斷為貧血。

引起貧血的原因可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以致攝入的鐵、葉酸、維生素B12等造血物質缺乏,或因平素月經過多或寄生蟲病、或消化道的慢性失血所致。輕度貧血對胎兒影響不大。但重度貧血,會使胎兒發育遲緩,甚至引起早產或死胎。孕婦因重度貧血會引起貧血性心臟病,貧血也使孕婦抵抗力降低,故在妊娠期、產時或產後易發生其它炎症。故應積極預防和治療貧血。

孕婦貧血的分類:

1、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孕期最常見的貧血,一般從懷孕5-6個月開始發生。缺鐵大多發生於對鐵的需求量增加而未能滿足供應的特殊情況下,懷孕就是其中之一。到了孕晚期血容量大約增加1300毫升,血液被稀釋,紅細胞數和血色素相對性減少,因此,孕期血紅蛋白低於100g/L可以診斷為貧血。

很多孕婦在懷孕前因月經失血,造成懷孕後體記憶體貯量不足;而胎盤和胎寶貝的發育都需要增加血液量,以至鐵的供給量要達到孕前的2倍;加上孕婦懷孕後胃酸減低也影響了飲食中鐵的吸收,而孕後又未能透過飲食攝取足量的鐵。以上多種因素均使孕婦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2、葉酸缺乏性貧血

葉酸性貧血又稱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由於懷孕後身體缺乏葉酸而引起。懷孕後,孕婦的身體對葉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100微克增加到150-300微克,卻因為胃酸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而影響了體內對葉酸的攝入。加之妊娠期葉酸從尿中的排出量增加,如果動物性蛋白質和新鮮蔬菜進食得少,就更容易缺乏葉酸,由此引發葉酸缺乏性貧血。

孕婦貧血的的三種類型:

1、輕度貧血:一般症狀不明顯,不過會有面板粘膜蒼白,可以透過血常規檢查發現。

2、較嚴重貧血:容易疲憊倦怠,容易全身乏力,即使沒有做任何事情;會有頭暈,特別是久蹲站立的時候,頭暈目眩,眼前一片黑暗;面板及毛髮乾燥,面黃或者面色蒼白,血色不佳;會有口腔炎、舌炎;出現水腫;指甲薄脆容易折斷;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胃納不佳,食慾差及肚子不舒服等。

3、嚴重貧血: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悸、胸痛。嚴重貧血,心肌缺氧,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在妊娠或分娩期易發生心力衰竭。

溫馨提示:孕婦補血可以透過飲食攝入鐵質,多進食豬肝、豬血、瘦肉、魚蝦、蛋黃等,除了這些補鐵補血的食物,還應多進食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櫻桃、紅棗等,補充維生素C以促進鐵質吸收。

釋出於 2021-02-04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