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小兒遺尿的防護措施

avatar 無妄崇軍
2.1萬 熱度 A+ A-
大多數孩子3歲後夜間不再遺尿。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醫學上稱為“夜遺症”、“夜

大多數孩子3歲後夜間不再遺尿。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醫學上稱為“夜遺症”、“夜遺尿”。遺尿患兒常常伴夜驚、夢遊、多動或其他行為障礙。疾病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還會導致很多心理問題的發生,為疾病不影響孩子的一生,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以免疾病再次復發。  

一、預防  

1、督促小兒控制飲水,晚餐儘量少喝水,避免加重腎臟負擔,減少夜間排尿量。  

2、為避免孩子夜間熟睡後不易醒,白天應注意不要過度疲勞,中午最好安排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3、晚飯菜中少放鹽,少喝水,少喝湯。  

4、睡覺前制止孩子過度興奮,要孩子養成睡覺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習慣。  

5、父母要培養孩子自覺起床小便的習慣。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點起來小便”,父母還可以在孩子經常遺尿的鐘點到來之前叫醒他,讓他在清醒狀態下小便。  

6、訓練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為一種方法,每當出現尿意時主動控制暫不排尿,開始可推遲幾分鐘,逐漸延長時間。  

二、護理  

1、應從小為兒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掌握夜間排尿規律,定時喚醒或使用鬧鐘,使兒童逐漸形成時間性的條件反射,並培養兒童生活自理能力。此外,應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避免不良的環境刺激所造成的遺尿。當兒童面臨挫折和意外時,家長應善於疏導,幫助兒童消除心理緊張,當兒童出現遺尿後,不應責備或體罰,應尋找原因,對症治療。  

2、在訓練兒童排尿時,要先讓其懂得“尿意”後有排尿的意願,在尿溼後有不快的感覺。兒童的排尿訓練要與其發育水平相協調,指導父母注意兒童對排尿訓練的反應,如兒童拒絕,父母不要強制性地干預,應適當推遲訓練時間。  

3、在治療過程中,對孩子時常鼓勵能加強他們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沒有尿床,就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參與治療的積極性。另外。父母千萬不要責怪,懲罰孩子。  

溫馨提示:小兒遺尿是指3歲後不自主的排尿,常發生於夜間熟睡時,多為夢中排尿,尿後並不覺醒。遺尿證輕則數夜一次,重則一夜多次,症狀時有時現,患本病的患兒大多數是大腦皮質及皮質下中樞功能失調。應做好日常的飲食調理。宜多食用能溫補腎陽固澀的食物,清補類的食物,患兒晚飯宜吃乾飯類。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多鹽、糖及生冷性食物,晚餐少進湯粥、飲料等食物。

釋出於 2021-01-08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