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中國人哪裡吃錯了

avatar 墜星雅柏
3489 熱度 A+ A-
最近媒體熱烈報道了國家衛計委釋出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與體格發育狀況”。其中說到,中國人全國平均成年男性身高1.671米,成年女性平均身高1.558米。孕婦貧血率高達17.2%,兒童貧血為5.0%。同時,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和多種B族維生素的缺乏情況依然存在。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與體格發育狀況

個子不高,身體挺胖

很多人聽了之後都說:這哪兒像第二大經濟體的資料,連鄰居日本韓國都比不上嘛。城市女性尤其驚詫莫名,因為她們求偶的最低身高標準通常都在1.70米,這要求明顯高於全國男性平均水平,怪不得很難找到理想中的老公啊!但是就憑這樣不太給力的資料,資訊釋出者還濃墨重彩地強調,說最近十年來,身高有了明顯的提高,貧血率也有很大的下降……

不過,若說是貧困國家的資料,倒也非常不像。因為配著很不提氣的身高數值,體重資料卻相當可觀。男性平均體重為66.2kg,計算出BMI值為23.7;女性平均體重為57.3kg,BMI值為23.6。因為BMI值達到24.0就算是超重(這還是按較大骨架來評價的,小骨架人士應當按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標準即23.0來評價),那麼我國男女成年人的平均體重已經接近超重水平了。

當然,這個結論完全靠譜。因為釋出的資料中已經說到,成年中國人當中,30.1%達到超重,11.9%已經達到肥胖水平。兩者加在一起就能明白,中國的成年人當中,四成多的人都突破了正常的體重,需要減肥。兒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分別達到9.6%和6.4%,意思是說,8個孩子當中就有1個胖兒童,這倒是已經追上不少發達國家的水平了。若沒有貧困地區的孩子把平均值往下拉一拉,僅僅看北京上海的兒童,情況更加可怕——五年級小學生當中,4個孩子裡就有1個超重肥胖的。

慢病橫行,奪人性命

有這麼胖的人,自然就有胖人容易患的病。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是25.2%,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為9.7%,每10個人裡就有一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死亡佔國民總死亡原因的一半。按釋出中所說的271.8人/10萬人比例計算,全國每年光是心臟病、中風這一類心腦血管病就奪去了350多萬人的生命。其餘是各種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各種意外事故。

很多人都問:中國人是哪裡吃錯了?為什麼肥胖增加這麼快?為什麼心腦血管病能讓這麼多人喪命?為什麼高血壓糖尿病癌症這麼多?到底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是環境汙染嗎?是食品安全嗎?

熱量不多,活動太少

看看釋出中的飲食資料,或許這些問題並不那麼難以回答。

按釋出的資料,中國人每日攝入能量(熱量)2172千卡,脂肪80克,蛋白質65克,碳水化合物301克。

中國人哪裡吃錯了

從這三個資料能看出什麼門道來呢?我國2014年公佈了最新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輕體力男性和輕體力女性的每日能量需要分別為2150和1800千卡(體重為平均值的標準人)。假如按男女各半、體力活動均為輕體力活動來計算,那麼平均的能量攝入應當是1975千卡。當然,考慮到國民當中還有一部分體力活動量比較大的農民、工人,平均2172千卡似乎並不過分。

但是,事實是無可辯駁的,肥胖程度的飛速上升,說明我國有很大一部分國民處於能量過剩的狀態。雖然他們攝入的膳食熱量也許並不太多,但由於體力活動實在太少,基礎代謝實在太低,即便吃得不算過分,也會逐漸積累體脂肪而造成肥胖。資料當中也說了,經常鍛鍊的成年國民只佔18.7%。我估計這個資料是把廣場舞之類也都算上了……

如果自己不注意增加體力活動量,出門開車,上樓電梯,購物上網,離開電腦就是手機,離開手機就是電視,這種生活不要說達到日本人推薦的每天1萬步,中國膳食指南推薦的6千步,就連3千步也到不了。即便吃得不多,又怎麼能不惹來肥肉上身呢?

脂肪太多,營養太少

再看看三大營養素的比例,每日80克脂肪,意味著脂肪在總能量供應中所佔比例高達33%。這個數值已經超過了中國營養學會和亞洲各國營養界所推薦的30%上限。

膳食中的那麼多脂肪是哪兒來的?按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兩類:天然食物中的脂肪,以及食物中加入的烹調油脂或加工油脂。

很多天然食物含有不少脂肪,如花生、瓜子、芝麻醬、各種堅果、魚類、肉類、蛋類、全脂奶等。烹調植物油幾乎都是純度高達99%以上的脂肪,無論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肥肉、雞油、黃油中的脂肪也常常用作烹調油脂,它們的脂肪含量多在85%~95%之間。很多加工食品中添加了大量油脂,如餅乾、點心、薯片、鍋巴、薩其馬、蛋酥卷、蛋糕、曲奇、冰淇淋等。很多主食製作需要大量油脂來幫忙,如各種酥點、油酥餅、千層餅、油條、炸糕、湯圓之類,更不要說各種煎炸菜餚和汪著油的菜餚。稍不小心,從三餐中吃到七八十克烹調油一點都不費勁,要控制在營養學家建議的25克之內非常難,很多人感覺幾乎不可能做到,因為多數家庭炒一個菜就要30克油。

由於富含脂肪的食物口味好、體積小、熱量高,這樣的食物稍不小心就會吃過量,很難控制體重。而且,我國的國情是凡用餐必吃炒菜,而炒菜用的油越來越多,甚至主食裡也要放油。和花生堅果之類的天然油脂來源相比,烹調油不含纖維,飽腹感低,營養價值也低,更不利預防肥胖。可以這麼說,多吃烹調油之後,能量是夠了,但烹調油只有讓人長胖的力量,既沒有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A、維生素D,也沒有鉀、鈣、鎂、鐵、鋅。所以,多吃炒菜油會讓人在發胖的同時仍然缺乏多種營養素,身體缺乏活力。

在改革開放後的30多年當中,我國居民收入節節提高,但是國民膳食中各種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的攝入量不增反降,只有脂肪攝入量、烹調油攝入量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同步上升。這種上升的同時,超重肥胖率也在同步上升,而超重肥胖狀態會大大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的風險。對於那些大腹便便的人來說,腰腹脂肪減不下來,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就降不下去。

每日把總脂肪量控制在60-70克為好,其中烹調油不超過30克。對於需要節食減肥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能夠把總脂肪控制在60克以下,其中烹調油不超過25克,對控制病情會更為理想。

精白太多,全谷太少

每日攝入301克的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攝入的55.1%。這個比例看似落在合理範圍當中,但細看卻問題多多。所謂碳水化合物,包括了各種糖和澱粉。它們的來源是什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們對人體健康的效果是什麼。其中精製糖(綿白糖、白砂糖、冰糖、紅糖等)多吃不利於健康,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是,精白澱粉過多食用也不利於預防多種慢性病,卻很少有人知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售大米白麵越來越白,越來越細,其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價值不斷降低,血糖反應越來越高。研究發現白米飯攝入過多顯著增加糖尿病風險,白饅頭、白麵包的血糖指數和綿白糖一般無二,都是88,然而很多居民以為只要不吃甜食就能血糖無憂。同時,由於體力活動嚴重不足,腰腹肥胖嚴重,致使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血糖控制能力低下,這就能解釋為何我國居民糖尿病發病率在最近20年來呈現飛速上升的狀況。

另一個誤解,是大眾以為白米飯白麵條白饅頭自古有之,不瞭解古人沒有現代化糧食加工裝置,主食精製程度很低,以雜糧、糙米、粗磨麵粉為主的事實。古人所說“五穀為養”,絕非如今的白米飯白饅頭為養。所謂穀物,包括了全小麥、各種顏色的糙米、小米、大黃米、高粱米、大麥、燕麥、玉米、蕎麥等很多品種,而廣義的五穀雜糧還包括了紅小豆、綠豆、芸豆、幹蠶豆、幹豌豆、鷹嘴豆、小扁豆等很多富含澱粉的豆類食材,以及土豆、甘薯(包括白薯、紅薯和紫薯)、山藥、芋頭等薯類食物。多數雜糧食材烹調後的餐後血糖反應都明顯低於白米飯白饅頭,而且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是精白大米的幾倍到十幾倍。

即便在30多年前,大米的出米率只是92%(92米),麵粉的出粉率是85%或81%,只棄去少量的米糠麥麩;而現在的大米白麵,只保留籽粒的75%甚至不到70%,把外層營養素含量最高的30%都作為糠麩棄除,維生素損失率高達70%以上。這些精白糧食做出來的食物質地細軟,非常“順口”,但是膳食纖維不足1%,有些產品甚至不到0.5%,很難幫助大腸菌群維持健康狀態。

吃鹽太多,果蔬太少,奶豆太少

調查資料表明,我國居民平均每天烹呼叫鹽10.5克,雖然比2002年下降1.5克,但仍然比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5克鹽高出一倍還多。調查還發現,十年來蔬菜水果攝入量略有下降,豆類和奶類消費量持續偏低。

大量的鹽,加上很少的果蔬,很少的奶類和豆製品,這種膳食模式與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居高不下的狀態有密切關係,還與心腦血管疾病高發、骨質疏鬆高發等情況密切相關。果蔬是膳食中鉀元素的最主要來源,而奶類、大豆製品(黃豆、黑豆製作的豆漿、豆腐等)和綠葉蔬菜是膳食中鈣鎂元素的重要來源。鈣元素不足的狀況,不利於國民身高的增長,也不利於控制肥胖;高鈉低鉀的狀況,則會使敏感人群的血壓容易升高,長期高血壓又使中風的危險上升。

在癌症當中,大部分也與不合理的飲食生活方式相關,比如佔癌症發病3-6位的胃癌、食道癌、結直腸癌,都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直接相關。多吃水果蔬菜可以降低胃癌和食道癌的發病風險,而多吃鹽則會增加胃癌的風險;吃新鮮果蔬和雜糧豆類能減少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而攝入過多的肉類、燒烤、高脂肪食物,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危險。

我國居民男性發病第一位的癌症是肺癌,女性則是乳腺癌。有研究表明,較多的深綠色和橙黃色蔬菜有利於降低肺癌的風險;還有研究發現,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也與較低的肺癌危險相關。攝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和雜糧豆類有利預防肥胖的作用,而肥胖與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有關係。

合理的飲食方式

健康的飲食方式,並不是妖魔化任何一類天然食物,也不是把某些食物說成治療疾病的靈丹妙藥,而是要儘量攝取多樣化的新鮮天然食物,而且各類食物之間的數量比例合理。吃不吃某些傳說中的神奇保健食物並不重要,數量和比例的合理才是最重要的。

衛計委專家和我國營養學家提示,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食物當中,應當保證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每天的主食中,若能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全谷、雜豆和薯類,對預防糖尿病和腸癌都非常有益。我國2007版膳食指南也忠告國民,每天的烹調油最好能限制在25克以內,鹽6克以內,肉類50-75克,水產品75-100克。也就是說,一份魚肉應當配合三份蔬菜,而烹調最好是少油少鹽。當然,鍛鍊健身對防肥防病也很重要,每天要有半小時以上的體力活動。

只要真心重視身體健康,做到這幾項忠告並不那麼困難。但是,只要切實做到這些改變,就能讓千千萬萬的人遠離肥胖和慢性病困擾,讓我們的民族提升健康活力。

釋出於 2023-12-26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