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
某些地區芒種節氣有吃蛋的習俗,因為人們覺得芒種節氣時吃蛋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慾缺乏、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症狀。
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雞蛋是夏季必備的食材型別,而且還可以有補氣血的作用,對於提高體質和緩解夏季食慾不振有好處。

君踏菜
君踏菜是芒種節氣前後上市的一種時令蔬菜,據說吃了君踏菜後夏天不會生痱子,面板會像君踏一樣光滑。這樣的食材可以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而且還可以保護肌膚,適合芒種節氣食用。
芒種茶
芒種節氣時,在我國某些地區還有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芒種茶,會一夏苦難熬,所以,在芒種這天喝些芒種茶可以保證整個夏天不會犯困,茶葉具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的作用,確實有這樣的功效和作用。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安苗
芒種安苗習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送花神
農曆二月初二日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此俗今已不存。
芒種三候
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
螳螂生:螳螂因感受到陰氣破卵而出。
鵙始鳴: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
反舌無聲:反舌鳥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