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養腎就是養命

avatar 深淵夏旋
2.1萬 熱度 A+ A-
很多人並不知道,你的“腎”能決定你的“命”。腎臟是人體清除代謝廢物的重要器官,地位與心臟等同,它一旦出現問題,身

很多人並不知道,你的“腎”能決定你的“命”。腎臟是人體清除代謝廢物的重要器官,地位與心臟等同,它一旦出現問題,身體其他部位也跟著遭殃。3月12日,在第10個世界腎臟病日來臨之際,知名腎臟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香美憂心地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腎臟病高發,慢性腎臟病患者已多達1.3億人,也就是說在大約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存在某種形式、不同程度的腎臟受損。”護好腎,才能長壽,不能再讓你的腎臟受損了。

 《生命時報》:人們常說,養腎就是養命,腎臟對於人體有何重要意義?

陳香美:腎臟好比人體的汙水淨化站,擔負著過濾、消除有害物質的功能,同時保護對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質、水分和鹽類不致流失,保持人體的水液平衡。腎臟一旦發生故障,就不能消除各種有害物質和多餘水分,還會導致大量營養物質流失,發生水液代謝失調、酸鹼平衡失調,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腎臟的組織細胞一旦發生損傷便不可再生,所以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腎臟尤為重要。

 《生命時報》:慢性腎臟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且患病率日益增高,我國的發病情況也不容樂觀。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陳香美:我國成年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其中又以老年人為高發人群。據江蘇省老年人群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近1/3的老年人患有慢性腎臟病。人體的衰老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出現的,從40歲開始,人體各個器官功能都開始發生退化,腎臟的老化也不例外,尤其是在40歲以後,腎功能將每年下降1%。而且,老年人的自我調節機能被削弱,腎臟更易受損,同樣的腎臟損害因素,對老年人的危害則更大。此外,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種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比如、、高尿酸血癥、血脂異常,以及、肺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等,再加上老年人常常服用止痛藥、安眠藥、中草藥和保健品等,這些都會對腎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生命時報》:慢性腎臟病常常被稱為“隱形殺手”、“沉默殺手”。為何這麼說?它究竟有多可怕?

陳香美:一般來說,腎臟病的發病比較隱匿,在慢性腎病早期,出現水腫、血尿的機率還不到一半,有些患者會出現,但也是一過性的,往往幾天、一週左右就自行消失,因此很容易被忽視。當腎臟的功能被破壞超過75%時,患者才會出現乏力、噁心、嘔吐、、厭食、高血壓、皮膚髮暗和頭髮焦枯等症狀,此時再去看病,往往已經到了疾病晚期,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生命時報》:常見的腎臟病有哪些?哪種型別的發病率比較高?

陳香美:腎臟病的種類很多,根據最初發病原因的不同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腎病指原發於腎的獨立性疾病,病變主要在腎;繼發性腎病是指全身其他疾病導致的腎臟損害,如高血壓病、糖尿病、代謝綜合徵等引起腎臟損傷,並最終導致患病。原發性腎臟病的患者數量佔所有腎病人群的一半左右,這些年來一直保持穩定,但繼發性腎病的患病人數一直在增長,尤其是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腎損害,目前僅次於原發性慢性腎炎,位列第二和第三位,需要引起我們重視。

繼發性腎病多是由於疾病在發病或治療過程中引發腎臟損害。比如,糖尿病患者因為長期高血糖,導致很多併發症,微血管病變就是其中一類,而微血管病變容易累及腎臟,進而影響腎功能。在歐美國家腎功能衰竭的病人中,糖尿病腎病所佔比例最高,達30%以上。高血壓所致的腎病發病率也與日俱增,在歐美國家晚期腎衰竭病人中,此病所佔比例僅次於糖尿病腎病,居第二位,約佔25%。

 《生命時報》:我國“三高”人群隊伍龐大,他們該如何預防繼發性腎病?

陳香美:一般來說,將血糖控制達標可以防止糖尿病腎病發生。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護腎,尤其是那些患病10年以上的老糖友,及血糖一直未能得到很好控制的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乏力、噁心嘔吐、小便有泡沫、排尿量不正常等症狀,應及時去醫院檢查腎臟。同樣,力爭把血壓保持在理想水平是預防高血壓腎損害的關鍵。

 《生命時報》:眾所周知,腎臟疾病是一種頑固、疑難、隱匿的疾病,一旦延誤了診治,患者最後只能依靠支付鉅額費用進行透析治療來延續生命。對慢性腎病的早期防治您有何建議?

陳香美:重視健康查體最為重要。如果年齡超過40歲,且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長期口服解熱鎮痛藥物並伴有系統性疾病,應定期進行腎臟病檢查。老年人要積極治療慢,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定期檢查腎功能和尿常規,及早發現和治療腎臟病;慎重用藥,尤其注意抗菌素、止痛劑的使用,儘量避免使用可能損害腎臟的藥物。

  《生命時報》:您能不能為我們介紹一些簡單、實用的護腎方法?

陳香美: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減輕體重,避免熬夜、作息規律,戒菸忌酒,適量飲水,不憋尿,飲食勿過鹹,少吃高蛋白、高糖、高脂食物,以減輕腎臟負擔。其次,嚴防感染。細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可以直接由尿路上升進入腎臟,導致腎臟感染髮病,因此要注意保持會陰部及尿道口的清潔衛生。微生物還會透過血液迴圈和淋巴液迴圈感染腎臟,所以身體其他部位發生感染時,如、、結核等,應及時徹底治療處理,避免損傷腎臟。第三,切忌濫用藥。最常見的易對腎臟造成損傷的藥物包括各類止痛藥、藥、某些抗菌素等,這些藥物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最後,重視“腎臟體檢”,包括尿常規、腎功能、超聲等,以便及早發現病情。

高血壓常用藥品

釋出於 2021-01-19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