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抽筋的原因 其實不僅僅是缺鈣

avatar 鄰家惜雪
1.9萬 熱度 A+ A-
夜半三更睡得正香,一陣抽筋襲來,小腿痛得一夜無眠;運動到一半抽筋也很悶,非但沒享受夠腦內啡帶來的歡愉,還得應付動彈不得的跛腳;高跟鞋穿了一天好不容易坐下來休息,腳趾卻不聽話地輪番抽痛…

究竟抽筋是怎麼回事

抽筋是不自主的肌肉收縮,會持續幾秒到幾分鐘,通常伴隨強烈疼痛。抽筋常見原因包括肌肉疲勞、身體脫水、電解質失衡、血液迴圈不良及神經損傷,這也是為什麼長時間運動、睡覺睡到一半,或一個姿勢固定久了容易抽筋。

運動時疲勞

運動時容易抽筋主要是因為疲勞。運動消耗肝醣做為能量來源,當肝醣消耗過快,例如短跑衝刺,或是沒有獲得補充,例如跑馬拉松沒有適時補給熱量,導致肌肉缺乏能量,就容易造成抽筋;其次,運動時大量出汗,身體會流失水分及電解質,導致脫水及電解質失衡,也容易造成抽筋。

睡夢中血液迴圈不好

睡夢中抽筋多跟血液迴圈不好有關。低溫會使得血液迴圈變差,所以半夜棉被沒蓋好或是冷氣、電扇直吹腳都會增加抽筋的可能;而白天運動過量導致肌肉疲勞,也可能在半夜出現抽筋的現象;有些老人家水喝太少、利尿的茶卻喝太多,也可能在半夜因為身體相對脫水或電解質失衡而抽筋。

姿勢固定久了

姿勢固定久了也會抽筋,這是區域性血液迴圈不良跟肌肉疲勞導致,這也是為什麼高跟鞋穿了一天下來腳趾頭會輪番抽筋的緣故。

疾病

絕大部分的抽筋都是良性的,不過有些疾病也容易造成抽筋。

骨折時附近的肌肉會強制收縮,一方面是痛覺興奮對肌肉造成刺激,一方面則是身體為了維持骨折位置的穩定,自然形成的保護機制。

當身體支撐系統不夠穩,例如脊椎側彎或姿勢不良,也可能讓區域性肌肉承受過多壓力導致疲勞,久了可能會抽筋。

坐骨神經痛、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或其它各式神經損傷也會因為神經傳導異常,一直放出錯誤的神經訊號讓肌肉收縮,造成抽筋。

洗腎(血液透析)時也容易抽筋,因為一般人身體的代謝是24小時慢慢調控,但洗腎患者要在4個小時裡平衡2~3天身體產生的廢物,在體內電解質劇烈變化的情況下,也容易抽筋。

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異常也可能導致電解質代謝異常引發抽筋。

某些藥物的使用也會影響,例如利尿劑會導致身體缺水及電解質異常,戒斷酒精跟突然停用一些鎮靜安眠的藥物可能會使得原本安定的神經變興奮,降膽固醇的藥可能導致肌肉發炎等,都可能影響。

釋出於 2021-11-1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