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怎麼早期發現兒童腎病

avatar 若旋君
2.1萬 熱度 A+ A-
受訪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 謝丹宇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林惠芳真沒想到,羊城晚報記者在採訪腎病專題時才獲知,原來患的小孩

受訪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 謝丹宇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林惠芳

真沒想到,羊城晚報記者在採訪腎病專題時才獲知,原來患的小孩還真不少。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謝丹宇介紹,腎病綜合徵是指由多種疾病引起的,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等腎小球病變為主的一組內科綜合徵,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腎病,其中以學齡期兒童多見,尤其是3-5歲為發病高峰期,但目前對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多認為可能跟免疫功能有關。

  早期起病有這些症狀

謝丹宇稱,腎病綜合徵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癥、高脂血症、明顯水腫。如果能夠儘早發現、及時診斷,並給予及時干預的話,預後情況一般都較好,但如果處理不及時,則有可能會使病程延長、病情反反覆覆,它是兒童腎衰竭的首要原因,但又由於該病起病隱匿,常無明顯的誘因。家長可以從以下蛛絲馬跡發現早期的腎病綜合徵——

水腫。水腫是家長最容易發現的,它主要是因為腎臟受損後不能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和體液滯留體內組織間隙。常表現為最初為晨起後眼瞼或顏面水腫,然後逐漸遍及全身,一按下去可呈凹陷而無法很快彈起,再嚴重一點的甚至可有或等,如果腹水、胸腔積液存在,就容易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等病徵。

尿液異常。腎臟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所以通常其受損後都可在尿中看出蛛絲馬跡。當腎病綜合徵時,尿中排洩的蛋白質增多,這時可在尿液中發現很多泡沫,且經久不散,這也是腎病綜合徵的最初表現,所以一旦發現孩子尿液中泡沫增多,或伴有尿量減少,尿色變深時,就要高度警惕了。

氣色差、乏力倦怠。當腎臟的排毒壓力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尿毒素積聚時,孩子就會出現氣色變差、乏力倦怠、食慾減退,所以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情況,在排除休息不夠之後要警惕是否為腎臟疾病所致。

有病的孩子要多注意

一旦確診為是腎病綜合徵時,謝丹宇提醒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接受合理、規範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家長聽說腎病綜合徵是可以自愈的,於是存著僥倖心理,希望自家孩子也可以不治而自愈,等到實在不行了才過來醫院求治,或者一開始就自行而且單純只服用中藥而延誤了治療時間。還有個別家長害怕激素的副作用,在使用激素一段時間後尿常規轉陰,就自認為已治癒不肯繼續用激素而自行停藥,結果導致病情反覆甚至加重。但其實,絕大部分的腎病是需要規範合理的治療才能治癒的。

第二,在飲食和休息上也要非常注意。對有腎病綜合徵的患兒,在明顯水腫、少尿的階段,短期內要注意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否則會進一步引起水鈉瀦留而加重對腎臟的損害,待病情緩解後可不必繼續限鹽,但要以低鹽優質蛋白飲食為主。另外,腎病綜合徵的患者由於大量蛋白漏出體外,血漿蛋白含量一般都會比較低,所以要適當補充一定量的蛋白,建議以動物蛋白如乳、魚、蛋、禽、牛肉為宜,但也要注意適可而止,因為如果疾病還沒有得到控制就過多地補充高蛋白時,反而會加重“漏”的量和速度,因此,可同時定期就診營養專科,由專業醫生提供一個科學的飲食配餐。

第三,由於腎病綜合徵的病程長、易反覆。很多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急躁、悲傷和不配合治療等情緒,這對治療和預後都是不利的,因此,家長應該要做好患兒的心理疏導,增強患兒的意志力和信心。

釋出於 2021-02-21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