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學齡前寶寶聽力下降如何早發現

avatar 採雪醬
2.1萬 熱度 A+ A-
“保護聽力須從孩子做起。”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耳鼻喉科主任羅仁忠提醒,“孩子小時候就要保護好他們的聽力,不可大意,否則等到

“保護聽力須從孩子做起。”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耳鼻喉科主任羅仁忠提醒,“孩子小時候就要保護好他們的聽力,不可大意,否則等到聽力受損再治療,費錢又費時,嚴重的還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影響。”一旦確診聽力嚴重受損需要植入人工耳蝸的話,最好不要超過三歲,以免影響兒童語言表達能力。

 聽力初篩正常

  但對聲音反應遲鈍需警惕

據羅仁忠介紹,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以至全聾幾種情況。按病變部位可將耳聾分為傳導性耳聾和神經性耳聾。而神經性耳聾為輕、中度的配戴助聽器即可,重度以上的需要透過手術植入人工耳蝸才能恢復聽力。

瓜瓜是個混血兒,出生時聽力初篩正常。但近幾日外婆外公在逗兩歲的他玩的時候卻發現瓜瓜經常沒反應。外婆外公堅持要帶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神經性聽力下降。幸好發現早,及時植入人工耳蝸後,不會影響孩子後期的語言學習。

羅仁忠分析說,除先天遺傳和母親在懷孕期間感染、鉅細胞病毒等因素外,兒童出生後的聽力損失病例在門診中也佔一定的比例,其中的成因很多,比如中耳感染;再比如等。還有一種稱之為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徵的,更是典型的表現為出生後進行性的聽力下降,屬於一種隱性遺傳性疾病。每年新生兒聽力初篩大約有10%通不過,復篩有4%的兒童通不過,由於聽力初篩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的情況,專家提醒說,即使聽力初篩通過了,家長也不能太大意,一旦發現孩子語言就要及時帶來醫院接受聽力評估測試。

 學齡前兒童聽力下降如何早發現?

統計資料表明,中國每年新增2.3萬聽力殘疾患兒,在0~6歲聽力殘疾人中,70%以上伴有言語殘疾。如何才能早發現兒童年聽力下降?一方面對學齡前兒童要儘快開展聽力普查,另一方面,家長也應留意寶寶聽力下降“訊號”,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

據介紹,我國目前有新生兒聽力篩查,但學齡前和低學齡兒童聽力篩查方面還是空白。如何能儘早發現孩子聽力受損?除了及時帶寶寶去大醫院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外,和孩子朝夕相處的父母應該最早發現孩子聽力異常的訊號並引起警惕。

  提醒

  媽媽爸爸留意觀察

如果你家寶寶3個月了,可是對於突然發生的巨響毫無反應;或者半歲後聽見聲響不會尋聲而轉頭;又或者過了1歲對於爸爸媽媽講的話完全無法理解;甚至兩歲了,還不能說出兩個字以上的短句。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就醫。

更大些的孩子,家長應更容易發現其聽力下降的蛛絲馬跡,比如孩子反應遲鈍,如經常要求別人重複講話;將電視機的音量調得很高;對喊叫聲、門鈴聲毫無反應,甚至表現出生活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等。

釋出於 2021-01-15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