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avatar 销魂欣辰
1.5万 热度 A+ A-
一般情况下艾灸过后,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但是有的时候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或者艾灸时间过长,导致所灸部位出现了水泡,那么当艾灸起来水泡要怎么进行处理呢?

正确认识艾灸后的水泡

灸疮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祛除体外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古代的疤痕灸出现灸疮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除病邪达到效果。现代艾灸多用的是温灸和悬灸,和原来的疤痕灸不同,灸花是温灸和悬灸是可能出现的一种正常的邪气外排反映。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里有少量脓液,因此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

艾灸后起水泡是正常的吗

施灸过量

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过头,对皮肤的刺激增强,就容易引起水泡,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

排病反应

出现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气较重,发水泡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邪除病的过程,所以这种水泡的出现有利于疾病的痊愈,这种艾灸后起水泡是正常的。

小水泡处理方法

如果灸后皮肤起了小水泡,一般小者可自行吸收,无需做特殊处理。注意保护好局部的小水泡,避免衣服的摩擦,让其自行吸收即可。

较大水泡处理方法

灸火一般较重,水泡也较大,容易发生灸疮,可在充分消毒的情况下,用一次性注射器将水泡挑破或者用注射器将其抽干,最后涂抹上烫伤膏即可,注意结痂期间保证局部卫生,防止灸疮感染化脓,待其结痂而愈。

化脓灸注意事项

如果是使用化脓灸,在就疮化脓期间应当注意适当的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可以用纱布覆盖以防止感染,待其自然愈合。

艾灸要注意什么

1.在艾灸过程中要专心、坚持。艾灸是直接作用在皮肤上,所以在施灸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引起副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每个穴位主治的疾病也不同,所以在艾灸过程中要注意,穴位一定要找对,并且注意体位舒适、自然,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注意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以免身体受凉或者是中暑,同时要调节室内温度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防止伤口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防止伤口感染,加重病症。

6.掌握施灸的顺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在艾灸的过程中出现了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的情况时,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发布于 2022-05-07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